在讲解“踩油门”前,
先来了解一下血栓。
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所致的一种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。多发生于四肢,尤其下肢最为常见,因此称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。血栓形成后会引起血管堵塞,甚至引起肢体缺血坏死;栓子脱落会顺着血流在体内游走,可能造成动脉栓塞威胁生命。
长期卧床、久坐不动、缺乏运动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大的诱发因素,对于有危险因素人群,积极有效的干预可降低其发生率。
那么,怎么进行干预才能有效预防血栓呢?今天,我院神经外科专家给大家推荐被称为“隐形救星”的踝泵运动!
什么是踝泵运动?
踝泵运动是通过踝关节的规律运动,带动小腿肌肉收缩,促进下肢血液循环。简单来说,就像用脚踝“踩油门”一样,把血液泵回心脏,是成本最低的血栓预防方式。
标准教学
踝关节屈伸运动:
1.平躺/坐位,双腿自然伸展
2.缓缓勾起脚尖至极限(像跳芭蕾)
3.慢慢下压脚尖至极限(像踩油门)
4.每天3-4次,每次20-30组
踝关节环绕运动:
1.以踝关节为中心画圆圈
2.顺时针+逆时针各转10圈
3.注意保持匀速,幅度由小到大
黄金法则要牢记
最佳频率:每天≥3组,每组动作15-20次
动作要领:慢!匀速!最大幅度!
禁忌情况:各种原因导致的踝关节不稳/全身情况极差、病情不稳定/急性静脉血栓期
(此处插入视频)
温馨提示:若运动中出现疼痛加剧或下肢肿胀,请立即停止并就医。运动频次可根据活动耐受能力适当调整。
【健康小贴士】
每天5分钟的踝泵运动,相当于给血管做“大扫除”。现在放下手机,跟着我们的口诀动起来吧:“一勾一踩防血栓,一转一绕保平安”!
欢迎转发给需要长期卧床、久坐的家人朋友,让我们一起把健康“泵”起来!
神经外科简介
神经外科于2001年建科,在达州市最早独立成科,20余年来,神经外科发展快速,在医、教、研、学科建设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成绩斐然。目前,系达州市神经外科质控中心副主委成员单位,四川大学华西医院、四川省人民医院及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学科联盟单位。
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9人,其中:医师10人,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,博士1人,在读博士1人,硕士4人;主任医师3人,副主任医师2人,副教授1人;2名医师分别在意大利萨萨里大学医学院、莫桑比克马普托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进修或工作。护士19人,研究生1人,本科学历11人,副主任护师3人。科室现有编制床位50张,另有神经ICU床位20余张,康复中心后续治疗床位60余张,科室设有独立病房、党员示范病房。
科内设有颅内肿瘤组、脑血管病组、功能神经外科组、颅脑外伤组4个亚专业组。2006年在达州市率先成立神经电生理室,神经电生理技师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、北京天坛医院进修学习,在神经电生理检查和术中监测方面技术精湛、经验丰富。
每年开展手术近400例,大多为微创手术,如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、显微镜下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、前床突脑膜瘤切除术、脑动脉瘤瘤颈夹闭术、动脉瘤介入栓塞术、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、显微镜下经侧裂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、椎管内肿瘤显微切除术、半椎板入路椎管内肿瘤切除术、颅脑损伤颅内压监测、视神经管减压术、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术、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、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等。
近年来,科室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4项,发表论文20余篇,其中SCI论文3篇,国家发明专利2项,获市级科技成果奖2项。
住院地址:第二住院楼8楼
门诊地址:第二住院楼3楼306/307诊室
神经电生理(脑电图肌电图):第二住院楼3楼
联系电话:0818-2350006